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日期:2023-03-28 11:47热度:加载中...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引言: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读过高中的同学都知道到,教科书里关于货币的定义就是“一般等价物”。而货币的出现,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在古代,货币本身的商品属性要远远高于现代意义上的货币——纸币。那么,在北宋同辽国与西夏的经济战争中,货币作为一样特殊的商品,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经济实力远远领先的北宋,真的可以通过所谓的“货币战争”重创辽国与西夏吗?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货币战争”

一、货币的基本概念

货币,从职能上来说,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中国古代,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种类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从秦朝时期的“半两”钱制,到汉代的“五铢”钱制,再到唐宋时期的“宝文”钱制。铜逐渐成为历代铸造货币的首选材料。到了北宋时期,实行以铜钱为主币、铁钱和纸币(北宋为交子,南宋为会子)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而像金银这样稀缺的贵金属,在北宋时期还远未能成为货币的主要材质。

那么,同时期的辽国与西夏,是使用何种材质的货币呢?答案和北宋一样,是铜钱。而且是以大量北宋铸造的铜钱,作为自己国家流通的主要货币。外加唐代甚至更早时候的铜钱(诸如汉代的五铢钱,古人那时候可没有啥文物保护的概念)。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要惊呼道:“这下子北宋要赚大发了!辽国和西夏都在用北宋的货币,那么北宋不是可以疯狂敛收一笔铸币税了!果然,经济强国北宋,在控制了辽国与西夏货币发行权的情况下,再同辽国和西夏这样的经济弱鸡玩货币战争,简直就是躺赢嘛!”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秦半两钱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先说结论,答案是否定的。北宋非但收不了辽国与西夏的所谓“铸币税”,自己更是元气大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且听作者为大家一一道来。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回到北宋的货币——铜钱这个具体商品本身上来。


二、北宋的货币

铜钱,作为北宋官方铸造的货币,在它的身上其实有着两种价值,即:货币价值商品价值。所谓货币价值,意思就是说铜钱本身的币值,即“购买力”。举个例子,一枚北宋仁宗时期的铜钱,它所代表的货币价值就是一文。至于商品价值,意思就是说货币本身作为商品,其所具备的价值。还是拿那一文钱举例子,铸造这一文钱的铜,外加铸造过程中的炭火人工火耗等诸多价值,就是这枚一文铜钱的商品价值。

知道了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这两个基本概念,我们再来看北宋时期的铜钱。你觉得,它的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哪个更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看北宋对于铸造铜钱的材料——铜资源的国家政策。

“凡山川之出铜者,悉禁民采,并给以官铸。”——《宋大诏令集》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北宋朝廷垄断了铜矿的开采以及后续的冶炼铸造工作,禁止民间力量的参与。与此同时,还在民间实施所谓的“铜禁”。即严格控制民间铸造和使用一切铜制品,包括宫廷寺观的法器,军中的军器、民间的铜镜、铜锣等,都需要由官府制造与销售。官府无法制造的个别铜器,也由朝廷官员监督私人技工铸造。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汉五铢钱

也就是说,铜在北宋时期是“稀缺”品。那么,如此“稀缺”的大部分都用来做什么了呢?答案大家都能猜出来吧。没错,铸造铜钱。由此看来,北宋缺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既然如此,那么如此“稀缺”的铜资源铸造的货币,其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哪个更贵呢?结论自然显而易见了。

北宋时期铜钱的商品价值,要高于它的货币价值。至于商品价值究竟高过货币价值多少,我们还是回到宋代的一些史料之中去找寻答案。

“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张方平集·卷二六· 钱禁铜法事》

“一钱之毁,鬻利十倍。”——《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四八》

看到了吧,十文铜钱销熔成精铜,制作成铜器,至少能获五倍,即五十文!那么,我们就以此为基准,将北宋铜钱的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值设定为五比一。所以,我们又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论:北宋朝廷铸造铜钱,完全是一笔赔本的买卖。通俗意义上理解,就是说北宋朝廷花费了五十文“铜钱”的价值,却只能铸造出十文钱币值的铜钱!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铜镜


三、北宋铸币时的左右为难

按照这样的推论,理论上北宋铸造的钱越多,赔的钱也就越多!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结论只能做定性判断,无法定量。毕竟铜器商品的价值,并不完全等同于铜材质本身。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判断。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于是,面对这种越铸钱越赔钱的买卖,北宋朝廷的主观铸币愿望其实并不强烈。然而,北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却越来越要求大量的货币进入市场流通。所以,掌握着国家铸币权的北宋朝廷,只能选择在铜钱内掺杂锡、铅等其他金属来降低铸币的成本。让铜钱的商品价值尽量接近其货币价值。相关史料记载如下:

“凡铸铜钱, 用剂八十八两,得钱千,重八十两十分。其剂,铜居六分,铅锡居三分,皆有奇赢。”

当然,在铸造铜钱时参入其他金属,也是铸币的通用方法。除了降低其商品价值的考虑外,增加货币的使用强度,延长其使用年限也是这样做的直接目的。而纵观北宋一朝,其铜钱的商品价值,应该一直都保持在大于等于其货币价值的范围内。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旦朝廷选择铸造劣质货币即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货币价值的时候,民间私铸货币(造假钱)的现象就会发生。

要知道,古代的执法力度和监察手段可是远远比不上现代。而且那时候的货币铸造相对简单,防伪能力也不足。而且,民间私铸的手段也很方便,就是将市场上流通的那些优质货币(即商品价值大于货币价值)收回来,参杂铸造成劣质货币再投放进市场。即可赚取这其中的差价。而这差价,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铸币税”!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宋代铁钱

这里插一句,所谓的“铸币税”,简单理解就是发行货币的收益。以现代的纸币为例:一张100元的人民币钞票,其印刷和材料成本也许只有10元,但是却能购买100元的商品,那么其中的90元差价就是铸币税。

所以,即便北宋朝廷真的打算收取所谓的“铸币税”,前提也是要先将流通于市场上的绝大部分铜钱先收回来,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钱的铸造和发行。同时还要保证新钱具有很好的防伪能力。否则,收取“铸币税”本身就是个笑话!

谈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北宋朝廷要对铜资源实施所谓“官方专卖”制度了吧。钱铸的质地优良含铜多了,民间“销钱为器”赚取差价的行为便会大量出现;钱铸的劣质了,民间“造价私铸”又会屡禁不止。而以当时的条件,由官方发行具有纸币性质的“交子”,更是无法保证对于可预见下货币贬值即“恶性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在北宋当时的情况下,即便北宋统治者手中握有国家铸币权,但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法收取所谓的现代意义上的“铸币税”。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北宋“交子”


四、真实情况下北宋与辽夏两国的“货币战争”

对国内的经济情形尚且控制力不足,以此为武器,去同辽国和西夏打“货币战争”,可以说就是天方夜谭。收取两国的“铸币税”更是无从谈起。甚至,辽国与西夏还会利用北宋一方的铜钱商品价值大于货币价值的客观事实,反过来从北宋一方套取打大量的经济利益。这其中的逻辑又是怎么样的呢?

大致套路是这样:比如大宋这边有一百文铜钱,其商品价值实际上为三百文。但是,由于其币值(即货币价值)只有一百文。所以,在大宋境内只能买到一百文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这一百文铜钱的购买力,在大宋境内就是一百文。而对于这样的情况,辽国与西夏的商人十分清楚。他们不动声色的拿出手里值一百文钱的获取卖给了宋人。然后,带着这一百文前各自回到了辽国和西夏。

重点来了,由于一百文宋钱在辽国与西夏国内的购买力却是三百文,即在辽国与西夏国内,这一百文宋钱的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大致相等。所以,两位商人各自在自己的国家进了价值三百文钱的货,又回到了大宋境内。这时候,他们会卖多少钱呢?肯定不会少于三百文!这一来一去,北宋这边一百文铜钱价值的商品进来,至少要三百文的铜钱出去。于是乎,大宋境内的铜钱开始大量外流,大宋百姓手里流通的铜钱便越来越少了。“钱荒”越来越严重,大宋国内发生通货紧缩,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受限。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贾

更加糟糕的是,非但辽国与西夏借着北宋铜钱的商品价值大于货币价值这个特点,大肆敛财外,甚至连东南亚国家,以及当时的日本,宋钱也按照上面的逻辑,随着贸易的交流大量涌入这些国家。使得北宋国内的货币流通情况更加雪上加霜。


五、结论

所以,结论便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在货币战争的范畴内,北宋虽然掌握了铸币权,但是由于其铸币成本大于货币本身的货币价值,所以,收取铸币税的前提(即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货币价值)并不存在,自然也就无法收取铸币税。再加上其相对孱弱的军队,即便能做到铸币成本小于货币价值,也无法向军事力量更加强势的辽国和西夏收取铸币税,更谈不上打赢货币战争了。

【相关文章】

明清灭亡的重要原因:西方货币战争引起经济危机

货币战争下的北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标签:北宋  货币战争  南宋  经济  辽朝  汉朝  秦朝  宋仁宗  宋朝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50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